![]() |
圖/ 客委會主委黃玉振主持「2013全球客家懇親大會」綜合座談,與海外鄉親交換意見 |
家鄉親,昨(19)日齊聚一堂,用他們最熟悉的母語互相問好,為「2013全球客家懇親大會」揭開溫馨的序幕。
總統馬英九在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玉振、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以及總統府副秘書長熊光華的陪同下,親自到場歡迎世界各地客家鄉親回家團圓,並希望大家能藉此機會見證臺灣保存客家語言文化的成果,以及打造台灣成為世界客家新都的努力。
馬總統在致詞時表示,全世界近7000多種語言之中,擁有超過100萬以上使用人口的僅50幾種,而使用客語的全球人口就超過3000萬人,這是客家人的驕傲,也是臺灣致力保存客家語言文化,並打造臺灣成為全球客家新都的初衷。馬總統回憶他擔任臺北市長時,率先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為保存傳承客家文化找出具體的資源及方法;擔任總統以來,則陸續訂定客家基本法、全國客家日、讓客家事務預算倍增、將客家事務行政納入國家考試、設置客語百句認證網等,皆創下了世界保存客家語言文化的紀錄及典範。
馬總統追溯其客家血脈,從江西永新、湖南湘潭到臺灣的族群歷史,分享他身為客家人的尊榮感;他並以數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說明客家語言文化的特色與魅力,早已超越族群的界線,成為大家學習的對象。由於馬總統於6年前便通過初級客語認證,也因此更能領略客家語言之美。他以唐朝詩人劉禹錫的詩「烏衣巷」為例,說明客家語言如何在歷史中與時漸進地轉化;馬總統並舉「蹲下去」的客語、閩南語及湖南話發音作例子,分享他在學習客語過程中發現的客家語文趣味,幽默又感性的語言,獲得現場鄉親的回響。
客委會主委黃玉振在致詞時對馬總統長期支持客家事務表達感謝之意;也對所有與會客家鄉親及海外客家子弟不忘客家心、堅持客家血緣與客家精神感到佩服。在稍後的專題演講中,黃主委細數過去6年來客委會在保存客家語言及文化、協助各地客庄特色展現、整合客家微型產業及推升客庄經濟、厚實客家研究、經營客家文化園區以連結在地及全球客家、行銷客家新印象,以及串連全球客家所作的各項努力。他也期盼透過這次的大會,能增進海內外鄉親的相互了解與認識,也為客家長遠的發展貢獻心力。
這次「2013全球客家懇親大會」除了邀請徐振興、何石松、范瑞玲及黃靜蓉等學者專家,針對客家語言及文化的新科技傳播、全球客家社團的經營與連結等議題進行專題研討;另外,還邀請德國臺灣客家會會長高晴宏、模里西斯中中校友會會長侯明明,以及美國中西部客家同鄉會會長張瑞玲分享海外經營客家社團的成功經驗。高會長表示,海外客家社團的經營、不能單打獨鬥,必須考量各地僑社的特殊性,透過各地客社的串聯,發揮群聚力量傳承客家文化。侯會長從模里西斯推動多元文化的經驗指出,由於客家族群在海外屬於少數族群,必須與其他族群及僑居地政府廣結善緣,把握各種推廣客家文化語言的機會,以累積推動客家文化的資源。張會長則以在美國經營客家同鄉會的經驗指出,要以客家精神當作橋樑,消弭海外客家或非客家族群間的差異,一方面提升海外客家人及臺灣人的凝聚力,也藉此讓外國朋友領略客家文化之美。
這次大會,客委會貼心地安排全客語接待及服務人員,讓熟悉客語的與會鄉親從接機、會場服務到參訪導覽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有親切的回家感受。同時為了讓全球各地的海外鄉親能深入了解臺灣客家新印象,客委會將於明(20)、後(21)兩天安排各地客庄參訪的行程,預計將走訪新竹、苗栗、高雄及屏東等地客庄,讓鄉親們感受原汁原味的在地客家文化,並親身體驗「四海為客‧臺灣為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