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左~右(孫一鴻、孫一鶴、孫璐西、徐立德、黃重球、李鴻洲) |
談到孫運璿,也許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他擔任行政院長時的形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孫運璿先生與台電有無比深厚的關係。比中華民國小2歲的孫運璿先生,在民國35年台電公司成立後,進入台電擔任機電處長,當時他面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被轟炸至殘破不堪的電力設施,以及缺人、缺錢、缺料的困難處境。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硬氣,他親力親為帶領著台電人及尚未畢業的台北工專(台北科技大學前身)與台南工專(成功大學前身)學生「窮中求通」,於五個月內奇蹟似地恢復全台80%供電,破除日本技師全面撤台前留下的「三個月後,台灣將一片黑暗」預言。
台電指出,從民國35年到民國53年的這18年間,孫運璿先生及台電前輩們,擘劃建設了9個水力電廠、3個火力電廠、及橫跨中央山脈的東西輸電線路(舊東西線),一般人總覺得工程師質樸木納,但如果不是懷抱著巨大的夢想,這些前輩如何忍受跟家人長期分離的孤獨,默默在荒山野嶺做工程,其實,這就是工程師的浪漫。在他們的堅持下,民國63年,台灣電力普及率高達99.6%,提前達成「家家有電燈」的目標,早年常態性的「輪流停電」現象成為歷史名詞,讓台灣經濟可以乘著電力的翅膀起飛。
台電黃董事長表示,孫運璿先生是為台電創造歷史的人,他曾說台電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驕傲,而親切的「孫老總」稱呼,代表孫運璿先生在台電人心目中的分量,因此台電主動與孫運璿先生家屬及基金會聯繫,希望藉此百歲紀念展覽回顧聚焦孫運璿在台電的點點滴滴,並勾勒出孫老總及台電前輩們在那個時代努力打拼的身影,11/28~12/26,台電誠邀民眾一同「看見孫老總」,看見工程師的浪漫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