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代表傳承的安全帽戴到2位台電新生代頭上 (王立言、台電朱總經理、蕭萬長、台電黃董事長、陳狀琦) |
台電黃董事長表示,孫老總打拼電力建設的遠見及眼光,是促進台灣經濟及工業發展的動力,除了前瞻的眼光外,他更有一顆溫暖所有人的心,今天舉辦大會就是要串接起這條動力及情感的線,台電人會心手相連傳承下去。蕭前副總統、郝市長也都受邀上台分享與孫運璿先生的珍藏故事,孫運璿先生的長子孫一鶴博士則代表家屬上台致詞,感謝大家對孫老總的敬愛與想念。
台電指出,這次大會以「鑿一道希望的光」為標題,標題中的「光」字筆畫只有簡單6劃、「鑿」字卻是千折百刻的28劃,這代表每道光的背後,其實都是無數的艱辛挑戰及無私承擔。孫運璿先生自民國35年進入台電擔任機電處長,在他任職於台電的18年間,共完成9個水力發電廠、3個火力發電廠,以及橫跨中央山脈的東西輸電線路(舊東西線),當時許多人沒有看見他的遠見、無法理解他的理想,但誤解及現實的阻礙並沒有讓他停下腳步,這走在時代之前的遠見及理想後來落實為具體的建設,成為帶領台灣經濟起飛的一對翅膀。
為傳達孫老總所代表的台電精神,台電特別製作二支短片,其中「孫老總與台電」影片以珍貴的影像紀錄,翻閱著孫老總與台電同仁共同寫下的一頁頁歷史,片中並重現孫老總於民國75年台電四十周年紀念大會致詞的歷史錄音,令人動容。另一支「我的工程師爸爸」影片,則透過對多位老台電人家屬的訪談(包括孫老總長女孫璐西教授、楊金欉次子馬偕醫院楊育正院長、陳蘭皋長子陳鵬昌等人),勾勒出台電工程師爸爸們隱藏在樸實臉孔下的浪漫,與「台電一家」的情感。
「回首風雨來時路,傳承薪火向前行」,用心闡發實踐才是最好的傳承,回顧台電光明傳承的起點,我們發現台電最珍貴的資產不是電廠或設備,而是孫老總及初代台電人所展現的智慧及精神,希望能將這樣的堅持及價值一代傳一代,讓它永遠奔流在台電人的血脈中,陪伴台電渡過每個世代各自要面對的風雨。
台電指出,這次大會以「鑿一道希望的光」為標題,標題中的「光」字筆畫只有簡單6劃、「鑿」字卻是千折百刻的28劃,這代表每道光的背後,其實都是無數的艱辛挑戰及無私承擔。孫運璿先生自民國35年進入台電擔任機電處長,在他任職於台電的18年間,共完成9個水力發電廠、3個火力發電廠,以及橫跨中央山脈的東西輸電線路(舊東西線),當時許多人沒有看見他的遠見、無法理解他的理想,但誤解及現實的阻礙並沒有讓他停下腳步,這走在時代之前的遠見及理想後來落實為具體的建設,成為帶領台灣經濟起飛的一對翅膀。
為傳達孫老總所代表的台電精神,台電特別製作二支短片,其中「孫老總與台電」影片以珍貴的影像紀錄,翻閱著孫老總與台電同仁共同寫下的一頁頁歷史,片中並重現孫老總於民國75年台電四十周年紀念大會致詞的歷史錄音,令人動容。另一支「我的工程師爸爸」影片,則透過對多位老台電人家屬的訪談(包括孫老總長女孫璐西教授、楊金欉次子馬偕醫院楊育正院長、陳蘭皋長子陳鵬昌等人),勾勒出台電工程師爸爸們隱藏在樸實臉孔下的浪漫,與「台電一家」的情感。
「回首風雨來時路,傳承薪火向前行」,用心闡發實踐才是最好的傳承,回顧台電光明傳承的起點,我們發現台電最珍貴的資產不是電廠或設備,而是孫老總及初代台電人所展現的智慧及精神,希望能將這樣的堅持及價值一代傳一代,讓它永遠奔流在台電人的血脈中,陪伴台電渡過每個世代各自要面對的風雨。